血糖的来龙去脉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进餐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被水解生成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入血液中,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血糖升高后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在空腹状态时,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输入血液循环中, 避免发生低血糖。
如果是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就餐,葡萄糖摄入不足,大脑就会命令肝脏把体内的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以保证血糖的稳定。
血糖的去处
①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
②进入肝脏变成肝糖元储存起来。
③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元贮存起来。
④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⑤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血糖的测定
血糖可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福林吴法测定。正常人空腹血浆血糖为3.9~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不超过180mg/dl,空腹血糖浓度比较恒定,正常为70-110mg/dl(3.9-6.1mmol/L),两种单位的换算方法为:1mg/dL=0.0655mmol/L。
血糖波动缺乏客观准确的原因分析
1.热量摄入不固定 包括主食量或水果偏多或以干坚果充饥或盲目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以及进食油脂太多等等,都可以使饮食的摄入热量大大增加。如此时不加大运动消耗量,即可造成血糖波动。
2.运动消耗量不足 运动量不足也是常见的引起血糖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3.情绪波动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均可引起血糖波动。
4.降糖药物服用不合理 有些糖尿病人服药不按时、按量,化验血糖高服药,不高就停药;有些病人平时不化验血糖也不服药。
如何抓住造成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它原因,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来控制病情。
血糖监测次数和频率应依病情而定
血糖的监测要根据病情而定,如果病情稳定,血糖控制平稳,至少每周要测一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病情变化,血糖波动,或更换药物时,要增加检测次数,每周至少要查2天,每天查2-8次(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晚餐前及餐后2小时,睡前,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