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怎样保持稳定的?
正常人的血糖在人体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调节下,无论在空腹或在饭后均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3.6-5.8毫摩尔/升范围内。现在研究表明升高血糖的因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以及交感神经兴奋。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降低血糖的因素主要有胰岛素,体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保持相对平衡,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邵武市人民医院内科杨家茂
正常人吃饭以后血糖升高,随着血糖的升高,身体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胰岛素的分泌也增多。胰岛素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血糖转变为肝糖原进入肝脏储存起来;另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利用起来,这样使血糖在饭后不致于过度升高。另外,当空腹和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蛋白质及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同时生长激素分泌也增多,对抗胰岛素,抑制了人体内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这样就保证了脑组织对血糖的需要。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量和热量主要靠动员脂肪分解来供应。这样,人体在空腹和饥饿时由于对抗胰岛素的分泌增多,维持人体血糖在合适的水平,使血糖不致过低。所以检测血糖最好在早上6-8时空腹时进行,并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