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华医师协会减重和糖尿病外科专业委员会2014版《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将面临一个新高潮的到来。同时也给我们这些长期参与并关注该学科的同仁们带来个更多的思考。济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孙少川
首先,具备怎样基础的外科医生可以开展减重和糖尿病外科。
众所周知,肥胖普遍存在与我们的生活群体当中,如果不是近年来在学术界深入广泛的开展减重诊疗外科手术,仅仅将肥胖归于美容领域是毫无置疑的。当然可想而知,糖尿病的治疗更是与外科医生好不相干,只有在与其他手术并存有糖尿病须进行围手术期调整血糖水平时外科才考虑到糖尿病的问题。所以,长期以来外科医生几乎与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疗毫无相关,外科医生对肥胖的认识更多的是肚皮太厚,手术困难,切口不好愈合,切口容易脂肪液化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来等同于发达的国家,其肥胖的人群数量也凸显出来,据统计到2012年,我国的肥胖患者已达3亿之众,糖尿病患者也接近1亿。外科医生参与到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疗领域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新版指南没有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外科医生做比较具体的要求,我个人体会这只是考虑到我国的医师队伍的国情以及我国医疗水平在各地区发展的不对等而做了回避。在这里之所以提出具备怎样基础的外科医生可以进行肥胖和糖尿病外科手术是基于肥胖患者`或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他们(肥胖者)认为我的肥胖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我的生存,或者糖尿病患者认为虽然我有病但内科治疗还马马虎虎,在没有发生并发症之前对糖尿病并不太在乎,更不会理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说到底30%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治疗就基本上没有达标。所以,这个群体的患者,首先不认同外科手术治疗肥胖与糖尿病。其次,一旦认同则对是手术的期望值要求较高。事实也是这样,一个胃癌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关心的是术后的生存期,对手术的并发症可以理解,求生的欲望让胃癌患者及其家属几乎可以忽略并发症的存在,即使术后有并发症出现,绝大多数的患者也能理解。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基于以上的认知,普遍会相当关心手术的效果,术后的并发症甚至手术的花费。由此可以看出,减重糖尿病患者对手术医师的要求要远远大于胃肠癌患者对手术医生的要求。
业内人士知道在中国从事胃肠外科的医生特别是从事腹腔镜微创胃肠外科的医生需要怎样的培训;由此大家就可想而知一个从事减重和糖尿病外科的医生应具备怎样的技能与知识内涵;首先,能熟练地应用腹腔镜技术从事胃肠外科手术,包括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等,同时,我们体会,由于肥胖患者肚皮肥厚需用加长腹腔镜器械(这在早年腹腔镜开展之初视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脂肪肝使肝脏质地极其脆弱,腔镜器械稍有不慎就损伤肝脏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腹腔内大网膜相当肥厚,暴露极其困难。对术者的技术要求绝对不次于对从事腹腔镜胃癌术者的要求甚至更高。其次,要具备对肥胖症代谢异常的病理生理的认识以及并发症的诊断,包括心理的诊断,在这个领域的外科医生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实现对其身体心理以及精神情感的全面评估,女性肥胖患者还存在月经紊乱及不孕不育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从事减重和糖尿病的外科医生大多是以前、或正在从事胃肠外科的医生,不管你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多么熟练,一旦涉足减重手术领域,都将面临手术技术的挑战以及知识结构的更新,单纯将减重糖尿病外科理解成一个手术是会出问题的。目前在我国虽然有郑成竹等先驱者早在10年前就将减重糖尿病外科引入大陆并不断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发展,但直到2014年一年的手术量仅为约5000例,远远不比欧美国家,除了不断提高我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提升立志从事减重糖尿病外科医生的技术内涵将更有助于我国在这一领域持续健康的发展。(待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糖尿病网 » 我—— 一个从事减重糖尿病外科医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