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版 专家讲坛 1300字
唐大妈学会了无痛测血糖,但是对于血糖的监测频率如何控制还是不太清楚,测得少了怕不能正确掌握病情,测得太多又有点心疼钱。这一次,她又来到了医院,找自己的主治医生纪大夫来求教。纪大夫一听就明白了唐大妈的苦恼,解释到:血糖监测对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病情不同,需要监测血糖的次数也不同,因此最恰当的方法是,根据具体情况,患者与医生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和监测频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陈耀
血糖监测 如何不多也不少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陈耀
理想的血糖控制应是全天候的,包括空腹(餐前)、餐后、活动、工作和睡眠等时段。单测某一时间的血糖,只能反映检测那个瞬间的血糖水平,而不能代表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最佳模式是每天选择上述7个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但实际生活中很难执行。一般医生会要求患者在以下血糖管理阶段的起始时期,采用连续3天采用7点监测法,如:①去医院复诊前;②刚用新药、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③近期血糖波动较大;④特殊情形,如妊娠、手术等。一般说来,如果患者某个时间段血糖值不正常,则这个时间段就要增加监测频率。如空腹高血糖明显,建议隔天监测早餐前或睡前血糖,通过连续一周的血糖谱来确认空腹高血糖的发生率;如经常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就要重点监测午餐前和晚餐前血糖值;如进餐造成血糖波动,则可以每天选择其中一餐进行餐前/餐后血糖值比较,来判断是某一餐出现问题,还是整体出现了问题。这些方法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阶段监测模式、用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唐大妈问:我有个老病友,现在每天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她说她的病情一直很稳定,偶尔测一下血糖,结果显示都很正常,所以她现在很少测血糖了,这样是否正确呢?
陈耀大夫回答:这肯定是错误的,也是一些老“糖友”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后来因为糖尿病并发症来看医生的患者往往第一句话是,我一直认为我的血糖很正常,所以很久没有检测了,谁知道现在这么严重了。糖尿病既然是慢性病,每个病友都要做好终身为伴的思想准备。像您本人目前血糖值一直比较平稳,我会建议您每周至少任选两点进行随机性血糖检测,每隔一段时间(如3个月)连续监测3天7个时间点的血糖,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有个更完整的了解。而您的病友是每天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就要求每日必须监测早晨空腹及晚餐前的血糖,每周再抽一天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平时一点小麻烦可以避免终身大麻烦,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大妈又问:我下周要出去旅游,是否还是像现在这样每周测2次就可以了?
陈耀大夫回答:糖尿病患者平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如手术、出差或旅游时,都容易引起血糖较大波动,这时应该增加血糖的监测频率。特别是运动前后和饮酒以后,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这些时候进行血糖监测也很有必要。糖尿病患者一旦在驾车时发生低血糖将非常危险,因此,建议养成行车前监测血糖的好习惯,这很有必要。
唐大妈听后,笑道,纪大夫您的话我是否可以总结为: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因人而宜;稳定期间每周至少两次血糖监测;特殊情况就应增加血糖监测次数。
纪大夫笑了,夸奖唐大妈不仅是个听话的患者,还是个聪明的患者。
(编辑/唐袁媛)《糖尿病之友》2010.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糖尿病网 » 血糖监测 如何不多也不少